周末杂弹之
当你老了:史上最苦逼的失恋和最牛逼的情诗
---兼谈医学与文学的英译汉范例
傅先水
苦逼本是佛家语,后来进入了大众生活中,和一些粗俗的俚语比如牛逼和装逼混为一潭。据说牛逼一词起源于山东,本是源于形容性格的词“拗(niu)”,农耕时代,牛是干农活的好帮手,因为牛的力气大,脾气也任性,拗又演变成牛,形容那些有本事但性格倔强的人。移民到了东北,民风更加强悍粗豪,形成“牛逼”一词。现在几经演变,变成全国通用,它实际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褒义。装逼和傻逼大概是北京人对某人的贬义认知,意思你懂的,最后一个词一度在足球场上形成国骂,遇中外比赛在北京主场,现场直播时,几万人对着裁判整齐划一的狂喊,蔚为壮观。由于文化的差异,外国人很费解,为什么把不满用如此方式表达。上述几词英文词典分别译成kubilitiy,niubility,zhuangbility,和shability。这样半生半熟、半土半洋的翻译,煞是有趣。于是民间有了这样一句话:Somepeoplethinktheyarefullofniubility,andliketoplayzhuangbility,whichonlyreflecttheirshabilityandkubility(有的人以为自己很牛逼,也喜欢装逼,其实正暴露了他的傻逼和苦逼)。类似的还有“不作不死”直接译成“nozuo,nodie”。
对于我们这些学西医的人来说,自从踏上这条贼船那一天起,就时刻要和形形色色甚至稀奇古怪的医学术语打交道,而几乎所有术语,都需要英汉对照(很多词汇又来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曾经的岁月,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每个医生手里都有几本英汉和汉英医学词典。医生是为数不多的要接受终身教育的职业之一,这次的周末杂弹,想让同行们在留言,你觉得哪些术语翻译的很niubility,而哪些翻译的很kubility。我自己先举几个例子。
我刚学超声的时候是年,那时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甲状腺火海征。它源自年在美国放射学会杂志AJR上的一篇文献,叫“thyroidinferno”,英文中的inferno也是外来词,最早源自13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特指“地狱之火”。医院的DrRalls火眼金睛,发现甲亢患者的彩色血流显像呈弥漫性的极丰富血流,首次用inferno这个词来描述,好有才!很Niubility!国内的翻译也同样传神,译成“火海征”,这个牛人是谁,至今下落不明,欢迎大家人肉。
图1A“火海征”的首次报道杂志截屏,见AmJRoentgenol.;:
图1B甲状腺火海征最早的图,见AmJRoentgenol.;:
还有一个词“loosebody”,直译为松动散漫的小东西。是指人体关节内游走的一些组织碎片,可以造成关节绞锁,国内医学界译成“游离体”,十分准确且传神,简直是严复所倡之“信、达、雅”的代表。
可也有一些英文术语翻译的不成功,但已经约定俗成。比如把ganglioncyst译成腱鞘囊肿,汉语使原文的内涵大大缩水,很容易使人望文生义。另:Synoviallipomaarborescens教科书译成“滑膜树枝状脂肪瘤”,更使人难以理解。博物学家兼超声学家张华斌考证,“arborescens”的中文意思是“藜”,是灰灰菜的果实或种子,外形呈粟粒状,而非树枝状。也就是说“Synoviallipomaarborescens”应该翻译为“滑膜藜状脂肪瘤”,看了华斌老师提供的图片,我辈恍然大悟,英文起的这个名字,酷毙了,汉语的翻译,很low(图2),华斌的翻译,信、达、雅。
图2Synoviallipomaarborescens的灰阶声像图,即所谓的树枝状滑膜脂肪瘤。
再如:parotidadenolymphoma译成“腮腺腺淋巴瘤”,也容易将纯良性的病变误解为恶性淋巴瘤,原文和译文都不好,世卫组织早就建议弃用原称呼,改为warthin’stumor。还有poplitealcyst译成腘窝囊肿,也是类似。这是直译,翻译者并没错,但涵义不能完全展现,譬如若把汉语的谦称“犬子”直译成“我的狗儿子”,老外会错愕,而把凉菜“夫妻肺片”译成“丈夫和妻子的肺”,推荐给老外吃,就不仅是错愕了。
可见,一个准确的译文,不仅仅需要两种语言水平,还要有相当的知识积累,而那些精彩的翻译,就需要灵光乍现的才华了。一个词汇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翻译一首诗了,所以有人说“诗不可译”。话虽如此,毕竟还是需要翻译的,普希金的诗,鲁迅可以读俄文的,我可没法子,看了译文也觉得好,至于原文好到什么程度,也没法想象了。
年,又一个世纪末了,有一位28岁的爱尔兰诗人,已经忍受了4年失恋的岁月。这4年,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他,一点也不夸张。终于,这一年(年)上帝眷顾了他。别误会,上帝没让他俘获芳心,事实上,以后的四十年他继续追也没能如愿,可以说忍受了终生的煎熬,他对待失恋所展示的性格,40年矢志不渝,真的是很kubility。这里说的上帝的“眷顾”,是他这一年写出了世界文学史上最牛逼的一首情诗。这个执着甚至有些病态的诗人,就是威廉·巴特勒·叶芝,这首诗,就是《当你老了》,献给的是一个比他小1岁的英国女演员,叫茅德·冈(MaudGonne)。多年来,这首诗翻译成了几乎所有的语种,感动了全地球的人,除了茅德·冈。其后,失意的叶芝排解煎熬的唯一方式,就是写诗,隔三岔五就去送诗,茅德·冈也觉得写的不错,基本的套路是:安抚他,赏识他,不嫁给他。之后,茅德·冈和一个法国政客生了两个女儿,也没正式结婚,后来分手了,听到这个消息,绝望者中的叶芝欣喜若狂,犹如在黑夜里的大海上迷路的船员看到了灯塔,又去求婚,被干净利落地拒绝,叶芝回家继续写诗。之后茅德·冈在37岁那年,和一个英国军官结婚,婚后遭受家庭暴力,形单影只的叶芝,心急如焚,但无能为力(此处省去5千字)。再后来,这个军官在一次政变中被枪杀,茅德·冈也入狱6个月,这时是年了,茅德·冈已是50岁,叶芝已经51岁了,作为备胎,他又一次在心底燃起希望,结果同前。这时茅德·冈的一个女儿长大了(其中另一个夭折),叶芝去追求这个女儿,期待能有机会接近茅德·冈,结果同前。笠年,叶芝和28岁的英国女作家乔治·海德里斯结婚,婚后继续想念茅德·冈,曾写信约人出来喝茶而遭拒。当然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叶芝没有停止写诗,这是名副其实的真情实感,由于经历和命运太过苦逼,他的性格又太牛逼,更加牛逼的是他把苦逼的生活升华,造就了史上最牛逼的情诗。年叶芝58岁,诺奖评委会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诗篇,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inspiredpoetry,whichinahighlyartisticformthatgivesexpressiontothespiritofawholenation)”。是的,失恋的是他自己,展现的情感,是整个民族的,也是人类的。
茅德·冈晚年对人说起叶芝,觉得他“有点像个女人”,按我们时下的话说,有点娘。通常若是男人说一个女人像个汉子,还含有赞许的意思,而如果女人说一个男人像女人,就基本判了死刑。殊不知真正的诗人由于极其敏感,10个中8个有点娘,剩下的两个是疯子,或者说二者兼而有之。晚年的茅德·冈谈起叶芝,觉得世界应该感谢她的拒绝,造就了一位“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艾略特语)”,她的说法有几分道理。
年,我读大五,一次在位于大明湖畔的山东省图书馆的开放书架前,翻到一套4卷本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选》,不期然看到了这首诗《当你老了》,是袁可嘉先生的译文。五年后,读到江苏实力派诗人和作家韩东的小说《西安故事》,韩东以半自传的形式写了一个他心中的茅德·冈,这篇小说刻画人性之恶与善,十分锐利,也十分感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韩东文中引用了《当你老了》的一节,但不是袁可嘉的译文,后来有了互联网才知道是裘小龙的译文。现在网上可看到近20种英译汉译文,有代表性的译者有冰心,袁可嘉,飞白,杨牧,裘小龙和傅浩等。冰心是年生的世纪老人,袁先生是20后,飞白是29年生(浙江的飞白,不是台湾那位),杨牧是40后。裘小龙是50后,傅浩是60后。谁的翻译最好?下期我通过英汉对照,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首诗你感觉如何?是否也被感动?二十多年前没有机会看到原文,但看到袁先生的译文,仍然震撼,也曾涕泪,但一直羞于承认,怕被人嘲笑。时光飞逝,一晃年近半百,才明白,即使刚硬如鲁迅,也承认“无情未必真豪杰”,年轻的同仁,你如果喜欢这首诗,尽可以大大方方承认,因为被人世间美好的情愫打动,甚至流泪,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待续)。
附:
Whenyouareold
WilliamButlerYeats
Whenyouareoldandgreyandfullofsleep,
Andnoddingbythefire,takedownthisbook,
Andslowlyread,anddreamofthesoftlook
Youreyeshadonce,andoftheirshadowsdeep;
Howmanylovedyourmomentsofgladgrace,
Andlovedyourbeautywithlovefalseortrue,
ButonemanlovedthepilgrimSoulinyou,
Andlovedthesorrowsofyourchangingface;
Andbendingdownbesidetheglowingbars,
Murmur,alittlesadly,howLovefled
Andpaceduponthemountainsoverhead
Andhidhisfaceamidacrowdofstars.
译文:
一、当你年老时 傅浩译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二、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三、当年华已逝 LOVER译
当年华已逝,你两鬓斑白,沉沉欲睡,
坐在炉边慢慢打盹,请取下我的这本诗集,
请缓缓读起,如梦一般,你会重温
你那脉脉眼波,她们是曾经那么的深情和柔美。
多少人曾爱过你容光焕发的楚楚魅力,
爱你的倾城容颜,或是真心,或是做戏,
但只有一个人!他爱的是你圣洁虔诚的心!
当你洗尽铅华,伤逝红颜的老去,他也依然深爱着你!
炉里的火焰温暖明亮,你轻轻低下头去,
带着淡淡的凄然,为了枯萎熄灭的爱情,喃喃低语,
此时他正在千山万壑之间独自游荡,
在那满天凝视你的繁星后面隐起了脸庞。
四、当你老了 裘小龙译
当你老了,头发灰白,满是睡意,
在炉火旁打盹,取下这一册书本,
缓缓地读,梦到你的眼睛曾经
有的那种柔情,和它们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爱你欢乐美好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爱情,
但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也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哀伤;
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俯下身,
凄然地喃喃说,爱怎样离去了,
在头上的山峦中间独步踽踽,
把他的脸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五、当你老了 杨牧译
当你老了,灰黯,沉沉欲眠,
在火炉边瞌睡,取下这本书,
慢慢读,梦回你眼睛曾经
有过的柔光,以及那深深波影;
多少人恋爱你喜悦雍容的时刻,
恋爱你的美以真以假的爱情,
有一个人爱你朝山的灵魂内心,
爱你变化的面容有那些怔忡错愕。
并且俯身闪烁发光的铁栏杆边,
嚅嗫,带些许忧伤,爱如何竟已
逸去了并且在头顶的高山踱蹀
复将他的脸藏在一群星星中间。
六、当你老了 飞白译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七、当你老了 冰心译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八、当你老了 艾梅译
当你老了,两鬓斑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时,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起,追忆那当年的眼神,
神色柔和,倒影深深。
多少人曾爱慕你青春妩媚的身影,
爱过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真情,
而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渐衰老的满面风霜。
九、当你老了 李立玮译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你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上,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起了脸。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