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大讲堂二十九猪附红细胞体的防控

年在中国养猪界出现“全国一片红”现象,由于人们当时对此病的认识不足,防控措施不到位,加上发病比较急,给猪场带来很大的损失,03年-10年人们对此病的防控措施高度重视,所以出现“缓和态势”。随着近几年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密度大、频繁转群与应激是导致本病爆发的主要因素),出现上升趋势,但症状呈亚急性或慢性,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主要出现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出现产弱子比例增加,少乳、乳汁稀薄等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简介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地急病、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溶血性黄疸、皮肤发红为特征。

二、病的发生

1、病原:附红细胞体属原核生物、立克次氏体目、附红细胞体属乏浆体科单细胞原虫。其形态呈球状、哑铃状、S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大小介于0.1-2.6微米,无细胞壁、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器、无鞭毛属原核生物,倍显微镜下,可见分布不均的类核糖体,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可见分布不均的类核糖体。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在冷藏时可保存数十天,冻干保存可活几年,一般常用消毒剂均能杀死病原。

2、传染源:患病猪及隐形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源性、接触性、垂直性和媒介昆虫等传播方式,如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舔舐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注射针头直接传播。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应激是导致本病爆发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

三、临床症状

1、公猪:该病对公猪的影响、表现为性欲下降、精液质量下降、配种受胎率下降、患病公猪精液呈灰白色,精子密度下降20-30%。

2、母猪:

1)急性感染体温高达42度,厌食,耳廓、尾部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偶有乳房、阴唇水肿;

2)慢性感染:表现为毛孔渗血,个别母猪全身发红,后期出现皮肤黄染或苍白,怀孕母猪流产,对怀孕母猪的影响表现为产弱仔(体重0.9kg以下)比例上升,母猪产后1-5天出现少乳、乳汁稀薄、缺乏母性,不发情,受胎率低等现象。

3、哺乳仔猪:初生即有腹股沟淋巴结发青等明显症状,7-10月症状明显,眼结膜发炎变红,皮肤苍白或发黄,或表部位皮肤毛孔有淡黄色点状渗出,拉深黄色、腥臭稀便。

4、保育、育肥猪分三个类型:

1)急性型,较为少见;

2)亚急性型:体温升高39.5-42度,精神沉郁、嗜睡、扎推、出现便秘或腹泻,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发红,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尿液发黄发红及“茶色尿”,随后出现全身渗出“铁锈色”血点;

3)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贫血与黄疸,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鲜红色血液,生长缓慢,成为僵猪。

四、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及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色淡、不易固、全身性黄疸、皮下组织水肿、心包积水、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色熟肉样、肝脏肿大变性及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处灶、胆囊膨胀、内部充满浓稠明胶样胆汁、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有的脾脏有针头大至米粒大灰白色坏死结节、肾脏肿大、有微细出血点及黄色斑点,有时淋巴结水肿。

五、综合防控

1、给猪进行免疫做到“一猪一针头”,阉割、断尾、剪耳号、用金维康严格消毒。

2、做好驱虫工作(特别是螨虫的驱杀)。金伊维1公斤拌料一吨连用7天,每三个月一次。

3、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特别是转群,天气突变等。在转群、天气突变加聚能星抗应激。

4、药物预防:威普健1公斤+威红2公斤+清瘟败毒散1公斤拌料1吨,连用7天。

5、病猪及早治疗:每10公斤体重,龙米先1毫升,血虫净每公斤体重5mg-10mg稀释成5%溶液,分点深部肌肉注射。

对于产房仔猪及哺乳母猪,病情严重可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c,安钠咖和ATP,有利于缩短病程,减少死亡,对康复猪要注意及时补铁,促进血细胞的生成。

▲威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是威远生化(股票代码)的核心企业之一,是新奥集团旗下生物化工产业重要成员企业之一,公司拥有泰妙菌素、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形成了奥来可、金伊维、妙立素、爱普利四大制剂品牌。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cwbh.com/wacs/18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