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肾窦区T2W低信号占位,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handan.house.qq.com/a/20160726/025122.htm

No.1

病例简要

女,46岁。患者10医院B超检查发现右肾肿物。无腰痛、无全身水肿、无发热、无腹痛,无多饮、多食,无乏力、心慌,无尿频、尿急等。10年前因「右侧卵巢囊肿」在我院行「开腹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病理为良性。2年前因「右侧卵巢壶腹部妊娠、左侧卵巢畸胎瘤、左侧输卵管良性肿瘤、子宫平滑肌瘤、盆腔粘连、卵巢囊肿」在我院行「腹腔镜双侧输卵管切除+左侧卵巢肿瘤剥除+子宫肌瘤剥除+盆腔粘连松解+取环术」,术后恢复可。否认结核、肝炎、疟疾,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病史等。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No.2

影像特征

①肾窦区边界较清楚占位性病变。

②T1W呈等信号、T1W同反相位信号无变化,T2W呈明显低信号,DWI低信号。

③增强扫描渐进性明显强化。

No.3

手术及病理

行腹腔镜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右侧肾脏梭形细胞肿瘤,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考虑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No.4

讨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起源于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质细胞,最常见于胸膜。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如四肢、头颈部、心包、腹腔及腹膜后等。发生于肾脏者罕见,可来源于肾被膜、肾实质、肾盂或肾门。发生于肾脏者90%为良性,10%为恶性,但即使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肾SFT也有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因此术后均需密切随访。肾SFT的发病年龄广泛,多见于中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多数为偶然发现,发现时体积较大(平均9cm)。肾SFT常为体检发现,亦可出现腹痛、血尿或腰部肿块等。

以下影像学特征可提示肾SFT诊断:

①肾SFT虽然可发生于肾被膜、肾实质、肾盂或肾门,但多数起源肾实质且易向肾盂内外生长。

②CT平扫肿块呈高密度,肿瘤内致密的胶原纤维成分及肿瘤细胞排列紧密为其病理基础。肿瘤胶原成分的增加也使肿瘤在T2WI上呈明显均匀低信号,使MRI对本病的诊断独具优势。T2W低信号有助于排除大部分肾实性肿瘤。

③虽然肾SFT体积较大,但密度均匀,坏死、囊变少见,与常见肾癌明显不同。

④动态增强扫描肾SFT均表现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化程度逐渐增加,其病理基础为肿瘤富含纤维组织、对比剂渗入缓慢。肿瘤早期可强化不均,但随时间延长肿瘤多趋向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①乳头状肾细胞癌多呈T2W低信号,尽管乳头状肾细胞癌亦呈渐进性强化,但其乏血供的特点易与SFT鉴别。

②嫌色细胞癌亦可呈T2W低信号且渐进性强化、少见囊变和坏死,但嫌色细胞癌多为T2W稍低信号而肾SFT在T2W呈明显低信号与之不同。

③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呈T2W低信号,需要鉴别。但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T1W反相位常出现肿瘤信号衰减(由于少量脂肪和平滑肌、血管混合),增强扫描乏脂肪AML中等程度强化、「快进慢出」。

④另外,肾脏淋巴瘤可呈T2W低信号,但淋巴瘤浸润性生长、DWI高信号、乏血供的特点可与SFT鉴别。

鉴别诊断CASE1

乳头状肾细胞癌,女,37岁。肾实质占位,T2W低信号,增强扫描乏血供表现。

鉴别诊断CASE2

肾嫌色细胞癌,男,46岁。肾实质占位,T2W低信号。增强扫描轻-中等程度不均匀强化,排泄期强化程度减低。

鉴别诊断CASE3

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女,50岁。T2W低信号。T1W反相位信号略减低,提示含有少许脂质成分。增强扫描相对少血供。

鉴别诊断CASE4

F,65Y。肾脏淋巴瘤。可见T2W稍低信号,浸润性生长、DWI高信号、乏血供。

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你有哪些经验?

作者

乾坤

编辑

小雪球

责任编辑

彭龙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投稿转载

penglong_medical

hotmail.


转载请注明:http://www.kcwbh.com/wazz/123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