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小腹绕脐而痛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
手太阳小肠经:治疗肩背,颈椎,脸部,耳朵等五官疾病。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本经脉一分支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另一分支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少泽穴:手小指末节尺侧指甲角。末梢的穴位是井穴。治疗热症,放血。
后溪穴:手掌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上,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八脉交汇穴,和督脉相通。治疗记忆力差,落枕,肩痛。穴深,
养老穴:小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郄穴。目视不清,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
支正穴:腕背横纹上展5寸。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痰湿所结,生气产生的赘生物。扁平疣,脂肪瘤。从心脏吸收一些能量,增强小肠功能。
小海穴: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拨动发麻,不麻时说明心脏供血不足。将小肠的火散到脾的穴位。心里着急有火牙痛耳鸣。
天宗穴: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平第4胸椎。肩胛疼,气喘,乳痈,肘、臂外后侧痛。
听宫穴: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呈凹陷处。耳鸣,耳聋。
小肠经学习重点
一、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探查线路
穴位
位置
小肠经手部线路
后溪穴
小指掌指关节后,当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小肠经肩胛部分
天宗穴
肩胛骨岗下窝中央
疏理手法、感受
1、“后溪穴”比较好找,握拳在第五手掌与手指间关节后,用另一手食指点揉横纹头赤白肉际。如果有颈椎、肩胛疾患或小肠受寒严重者,按揉此穴1—3分钟有明显痛感。一般当次按揉痛感就会减轻。后溪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什么是八脉交会穴呢?古人在个穴位中总结了8个穴,这八个穴位通于奇经八脉。后溪穴就与督脉相通,所以经常刺激后溪穴还可以保护阳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探查肩胛骨处的“天宗穴”时需要由别人帮助。正坐位,上身坐直放松,术者用掌根按揉肩胛骨岗下窝中央。有肩颈疾患之人,此处会有强烈痛感,并向四周放散。一定要忍住疼痛,坚持疏理数日,痛感即会消失。
二、辅助调理疾患
颈椎病、肩关节疾患、消化不良、体寒、心慌气短、落枕
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
下午1点—3点按揉“后溪穴”5分钟/侧“天宗穴”5分钟/侧
总结:小肠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叫分清泌浊,就是把从胃消化来的食物中的营养的东西吸收了,把糟粕的东西排出去
1.治乳汁不足、小儿打嗝儿、溢奶:捏捋少泽穴。小肠经的第一个穴位是少泽,在小指指甲外侧旁边一点,这个穴位不好揉,只能拿指甲才能掐到。我提供给大家一个方法:拿指尖捏住它,一捋就行了
2.治头后部痛、眼睛胀痛、耳鸣、手心发热、手心出汗、腮线炎等热症以及流黄涕的那种慢性鼻炎、鼻窦炎:揉前谷穴。从少泽穴沿着小肠经往小指根上推,推到有一块骨头处推不动了,卡住的这个点就是前谷穴
3.治耳疾、各种汗症、咽痛、腰痛、脊椎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爱落枕、癫痫引起的抽搐:多揉后溪穴。从掌根向小指根方向推,卡住的地方就是后溪穴。揉此穴时,一定要把指甲剪平了,使劲掐到这个缝里。后溪穴是一个八脉交会穴,是四通八达的一个穴位,哪的病它都能治。
4.祛身体湿热、治疗糖尿病、便秘:揉腕谷穴。在我们的掌根下有一条掌横纹,侧面有一根骨头。这根骨头前边的凹陷就是腕谷穴。揉的时候,要贴着骨头揉才有感觉,功效才能出来。腕谷穴是治疗糖尿病的要穴。
5.防治所有的老年病:揉养老穴。养老穴对所有的老年病都有作用,像高血压、老年痴呆、头昏眼花、耳聋、腰酸腿痛等。
6.治头痛、目眩、癫狂、惊恐、手麻、颈椎压迫症、手不能握物、攥东西没劲儿、记性不好、扁平疣、脂肪瘤:按揉支正穴。支正穴在腕横纹上5寸(四横指加两个大拇指的宽度),不在骨头上,在骨头下边内侧一点的骨缝当中
7.治耳鸣、耳聋、牙龈肿痛、牙龈总流血:多揉小海穴。小海穴在小指侧面这条线上的肘尖儿和少海穴中间。一揉里边有一根筋,还发麻,如果不发麻,拿指节敲一下,整个手就都麻了。这根麻筋是很重要的,一麻到底就证明这条经是通畅的。要是不麻这块经络就堵了,一定要多揉揉,让它麻了才行
8.治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肩周炎:揉肩贞,然后是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和肩中俞。
9.双向调节血压、明目聪耳:揉天窗穴。怎么找天窗呢?当我们把头歪向一侧的时候,有根叫胸锁乳突肌的大筋就会出现,天窗穴就在与喉结平行的这条肌肉的后边一点儿。有人怕摸,一摸就容易咳嗽,这样的人就别揉这个穴了,捋捋这块儿就行了
10.治耳聋、耳鸣、消梅核气、美容:揉天容穴。
11.治耳聋、耳鸣、止牙疼:按揉听宫穴。找听宫这个穴位的时候,我们要先找着耳屏,听宫就在耳屏前面一点儿,最好的方法是一张嘴,找耳屏前凹进去的地方就是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文字已获作者授权,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美编:丽
往期·推荐
●关于中药起源的民间传说
●膀胱经的穴位按摩
●低血压的症状与治疗
●关于中药的几个小故事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请长按下方右侧图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