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年的时候,癌症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谈癌色变的今天,关于癌症,流传着各种说法。总地来说,正确的少错误的多。那隐藏的误区都在哪里,又该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呢?
癌症预防的误区有哪些?
要想知道如何避免走进误区,就得先知道误区在哪里。
典型的误区,有这么四个:
误区一:上了年纪,才应该开始考虑「癌症预防」
错!年轻人也会得癌症。比如神经母细胞瘤就主要发生于儿童。而且,目前一部分中老年人得的癌症,已经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癌症预防,应该从年轻时就做起。
误区二:只要用了抗癌产品,就不会得癌症
错!为了迎合人们不得癌症的愿望,有媒体或商家,就大肆宣传各式抗癌方法或抗癌产品。民众不懂其中玄奥,于是趋之若鹜,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只是给商家白白送钱。
癌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一种基因层面的疾病。当危险因素四方来袭之时,仅仅靠一两种手段,防卫一方,是不可能达到完全阻断癌症的目的,而且商家所宣传的「防卫」很多都未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误区三:癌症增多,只是由于人们寿命的延长
这种说法并不全对。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基因变异的概率的确会增加,但与此同时,癌症诊断及筛查技术也不断改进。打个比喻,从前人们诊断肿瘤如同拿一望远镜看,后来改用肉眼看,现在用显微镜看,越看越细,就能发现很多原本发现不了的癌症。
典型的例子是因为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种叫做前列腺癌特殊抗原血液检测(PSA)的检查项目,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医生可以通过它数值的变化,从而发现隐藏的前列腺癌患者。结果在年到年之间,因为PSA检查项目的出现,美国多查出来了多万例隐藏的前列腺癌病人。
如今,科学家们还在继续研究更精确的癌症诊断方法,所以将来还会将更多隐藏的癌症患者给找出来。
误区四:不吸烟的人也得肺癌,所以不用戒烟
错!得肺癌的人群中,的确有不吸烟的人,他们自己不吸烟,但可能是二手烟受害者。中国有三亿烟民,二手烟受害者却达到了七个亿,所以,不吸烟的人得肺癌也就并不奇怪。
不论吸一手还是二手烟,除了肺癌外,还会导致其他癌症,一位肺部专家说得好:「买香烟要付两次费,一次是你买香烟的钱,另一次是你为香烟引起的身体不适买单。」
吸烟和22%的癌症有关,远离香烟起码可以把患癌的可能性降低10%~20%。即便是老烟枪,戒烟后患肺癌的可能性也能起码下降15%。
癌症防治本就是一件复杂的事。单靠一两个「传闻」,难以达到抗癌防癌的目的。提高警觉、避免误区,不要让「黑心肠」们坑了钱财,还害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