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凛冬,破冰而发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

导言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指源于腹膜后间隙的、非特定器官的一大类肿瘤,以少见、难治著称。对该类肿瘤的诊治国内仍然尚无全国性、规范化的共识指南。为了推广腹膜后肿瘤规范化诊治理念、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牵头,组织国内众多该领域家共同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腹膜后肿瘤诊治专家共识。

年12月21日,中国腹膜后肿瘤诊治专家共识全国巡讲(北京站)暨中中国腹膜后肿瘤诊治专家共识(版)发布仪式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来自各地的肿瘤专家、学者共赴会场,讨论分享诊治进展、交流研究成果,共同见证共识发布!

开幕致辞

本共识发布会由大会医院罗成华教授主持。会议伊始,罗成华教授介绍了本场发布会的开幕致辞专家,他们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中国医院徐惠绵教授、医院顾晋教授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教授。

罗成华教授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刘冰副社长在致词中简述了该共识的制定到传播的过程,表示此共识制定意义重大,不但规范路径,完善了规范化医疗,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还推动了学科教育。他强调,中华医学会在本共识制定以及在推动医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冰副社长

大会主席中国医院徐惠绵教授随后致开幕词。他表示,国内腹膜后肿瘤诊治是肿瘤学的一块荒地,处于病理——基本不清楚、流行病学——基本无资料、临床诊断——早诊早治难的现状;徐惠绵教授形象地把此领域各位专家、学者比作拓荒者,现在共识的发布是从零到有,但从共识到规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规范腹膜后肿瘤临床诊治,徐惠绵教授还强调需要重视腹膜后肿瘤大数据资料的构建,在国际上有“拿得出手”的腹膜后肿瘤的大数据。

徐惠绵教授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教授,则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讲述了我国肿瘤流行病学现状及我国在国际上肿瘤诊治方面的贡献。他表示,虽然每年我国有数百万的肿瘤发病人数,但至今我国95%的药物知识产权、95%的医疗装备及95%的临床路径/指南均来自于国外。而腹膜肿瘤每年发病约2万例,国内尚无针对该类肿瘤的专业学科。今日的共识发布是我国在腹膜后肿瘤诊治上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他热烈期盼,在抗腹膜后肿瘤队伍形成的不久将来,能逐渐形成完善的临床路径及指南,向国际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腹膜后肿瘤诊治规范。

詹启敏教授

最后,由医院顾晋教授简述了各位专家在腹膜后肿瘤诊治方面作出的贡献,感医院的学术的支持。他表示,腹膜后肿瘤有丰富的病理资源,众多中青年学者、专家对腹膜后肿瘤产生兴趣,那么腹膜后肿瘤学组在不久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顾晋教授

大会主席罗成华教授在各位专家开幕致辞后,总结了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中国及国际现状。他指出,该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往年轻化发展,对医生挑战性愈来愈大。如今腹膜后肿瘤愈来愈受重视,医院诊治还未规范化,此项共识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强调了医者要“不忘初心”,并对在场各位专家表达了由衷地感谢。致辞终末,由在场各位专家启动共识发布!

各位嘉宾启动共识发布仪式

共识解读

腹膜后肿瘤专家共识解读由医院李沛雨教授、厦门大学李文岗教授主持。

左:李沛雨教授

右:李文岗教授

外科治疗解读

共识中外科治疗部分由医院陆维祺教授按内容分别解读。他着重概述了以下几点内容:

1.对腹膜后肿瘤的病理类型的判断是外科治疗的基础;

2.争取手术R0/R1切除;

3.全腹膜后脂肪切除可以降低复发率;

4.对不同患者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应多方面考虑,包括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5.多处转移的患者,手术中切除肠管及脾脏外科上已无争议,但十二指肠、胰腺、肾、腹腔干的切除仍然是争论的焦点,多器官切除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应避免大部分或部分切除手术;

6.腹腔后肿瘤手术对外科医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需多学科共同培养;

7.无论是腹膜后肿瘤的诊治,还是手术过程都需要MDT”大军团”作战;

8.鉴于目前腹膜后肿瘤诊治的特殊性,建议患者选择腹膜后肿瘤“高流量”的医院、“高流量”的科室及“高流量”的团队进行就诊及治疗。

另外,陆维祺教授以本科室病例为例,用事实证明了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的复杂性及有效性;他同时推荐了Gronchi建立的一款预测模型软件“Sarculator”,可作为临床决断的参考。

陆维祺教授

综合治疗解读

医院周宇红教授对共识中综合治疗选择、治疗效果等关键点进行了解读。

1.复发风险和转移模式:平滑肌和脂肪肉瘤为腹膜后肿瘤主要类型;分化好的脂肪肉瘤罕见远处转移,去分化脂肪肉瘤G1、G2比分化好的脂肪肉瘤更早复发,G3既有局部复发风险又有转移风险;平滑肌肉瘤局部复发风险相对较低,更多的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cwbh.com/wazz/12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